■记者 韩玉砚 图/由受访者提供
在十堰,说起秦楚论坛摄影师“3h”,很多网友都不会陌生。他的真实姓名叫姜益民,早年间从事过新闻摄影工作。十年前,他再次拿起相机,记录这座城市的重大事件、点滴变化。他的摄影作品给秦楚论坛的网友留下深刻印象,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三哥”。
时隔20多年,重拾新闻摄影梦想
1963年,姜益民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7岁时跟随父母来到十堰支援二汽(今“东风汽车公司”)建设。17岁那年,他参军入伍,军校毕业后又担任教员、参谋。其间,由于部队宣传工作需要,他幸运地进入《中国青年报》《体育报》等媒体,跟随专业摄影记者学习摄影。
服役期间,姜益民把新闻宣传干得有声有色,并从此爱上摄影。他回忆,在那个相机是奢侈品的年代,他用自己的胶片机为很多战友拍下照片,成为战友、家属的宝贵回忆。“当时,我每个月只有8块钱津贴,却要花3块多钱用来买胶卷。多年后的战友聚会上,大家都还记得我为他们拍照片的事情。”
2017年,特警训练。
姜益民转业回到十堰后,进入东风汽车公司工作,后来又下海经商。其间,由于工作忙碌,他几乎没有再摸过相机。直到2010年,他又购买了一部数码相机,打算接触一下之前从未了解过的数码摄影。
拿到相机的当天,姜益民内心深处的新闻摄影梦想又被激发。“突然想做一个业余新闻人,要让更多人看到他们不在现场的画面……”
时隔20多年,姜益民重新拿起相机,秦楚论坛就成了他记录生活点滴的平台。
参加郧阳区马拉松的运动健儿。
十年时间记录十堰大小事,发布近2000组照片
“对我来说,相机是用来说话的工具,借由它来记录此时此刻发生的点点滴滴,把它们传达给不在现场的人,让他们也能够经历……同时能为明天或历史留点什么。”从2010年重新拿起相机到如今,姜益民在秦楚论坛发布了近2000组照片。“平均每隔两三天就会发布一组照片。每组照片,多的有100多张,最少也有七八张”。
2020年,送别广西医疗队队员。
《2020武当国风文化动漫展》《房县诗经(黄酒)文化旅游节》《中国(十堰)首届农民丰收节》《郧阳区水源颂龙舟文化旅游节》等文化活动,姜益民详实记录了这些活动的台前幕后,让无数网友大饱眼福。《全市旅游扶贫工作专题会议》《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十堰年会》城市发展进程记录,让市民对活动有了更为直接的了解。
在姜益民的镜头里,还有《春到樱桃沟》《武当花谷》这样的十堰美景,《秦男楚女相亲会花絮》《黄龙郁金香节开幕花絮》等现场感十足的活动记录。此外,他还用镜头生动记录了无数普通人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充满着人性的温暖、心灵的光辉。
2014年,心连心艺术团来十堰慰问演出。
这十年里,姜益民在设备上投入近30万元。时至今日,他的设备之齐全,在十堰摄影圈里仍不多见。“这几年丢失、淘汰的机身、镜头不计其数;不管去多远的地方,都是我自己开车,自费加油,还遇到过几次交通事故,幸亏都有惊无险。”
成长。
热心公益事业,义务拍摄有求必应
在记录城市发展历程的同时,热心公益的姜益民还把镜头投向了乡村教育、城市建设,经常免费为网友拍摄,大家亲切地称他为“三哥”。
几年前,秦楚论坛举办“微心愿”活动,为郧阳区叶大乡贫困儿童赠送爱心物资。姜益民号召身边朋友为孩子们捐赠,并全程参与,忙前忙后。其间,他与一对青年支教教师相识。二人结婚时,姜益民驱车赶往郧阳区,义务为他们记录下幸福时刻。“他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为山区教育付出,我很感动。能为他们做一点点事儿,我很开心。”
疫情中的执勤交警。
这样的事情,在这十年里不胜枚举。“不管是婚纱照、婚庆宴,还是老人寿诞、小孩生日,只要对方邀请,我总是尽量满足,不收任何酬劳。”姜益民说,他希望用这种方式,为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送上一份属于自己的别样祝福。
姜益民说,十年来,在秦楚论坛经历了许多感人的事,认识了许多值得结交的人,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虽说费车耗油、相机损耗无法计算,拍片发帖有时累得两眼发花,但总的来说,开心快乐更多!”
7月19日,姜益民正式入驻十堰日报社主办、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承办、湖北智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运营的云图网(十堰图片网),并参加网站启动上线。他说:“现在,除了秦楚论坛,又多了一个记录十堰、展示十堰的平台。只要有能力,我就要继续拍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
郧西上津快乐的乡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