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拍工作的基本装备
除相机之外,必备三只镜头:85mmF/1.2、50mmF/1.2、24-70mmF/2.8。要根据场景构图的需要,确定基本焦段,在头脑里形成对画面的大致判断,对取景及构图做到心中有数。而不要把镜头拧来拧去,盲目追着人跑,以至于顾此失彼。
定焦镜头的优势自然不必赘述。两者比较起来,50mm的镜头偏重于拍摄一些逆光人像或环境特写,它的大光圈更能突出景物的光影细节及人物情绪,构图以半身人像居多。
85mm也是使用率极高的一款镜头。不仅仅因为它具备F1.2的大光圈,更主要的是,它的焦距段可以很好地控制景物与人物的变形。考虑到这样的特性,85mm镜头更偏重于拍摄一些带环境的全身照片,以及人物特写。
光圈:f/2.5,速度:1/2000s,ISO:400,焦距:50mm
光圈:f/2.0,速度:1/3200s,ISO:400,焦距:85mm
比较50mm和85mm的画面感及压缩效果。
光圈:f/2.8,速度:1/800s,ISO:200,焦距:85mm
85mm的画面效果。
光圈:f/2.8,速度:1/800s,ISO:100,焦距:85mm
85mm的画面效果。
24-70mm镜头是外景拍摄必不可少的配置,因为它的焦距段涵盖了广角及中焦,使用起来机动性很强。
光圈:f/2.8,速度:1/1600s,ISO:100,焦距:28mm
无论是花景还是树林,空间都比较狭小,周围杂物较多,可供取景的余地不大。因此大部分情况下,要用中焦以上焦距来拍摄,使画面更为简洁,同时保留对环境的交代。或是采用高角度俯拍,只保留地面的绿植。
拍摄时间:下午1点左右现场光线及补光情况:太阳角度接近顶光,使用用了一块反光板补光到人物脸上,同时要用反光板挡住强烈的阳光,形成较为柔和的漫反射光线。另外,就是摄影包里要常备烟雾饼。特别是有太阳天气好的时候,下午选择逆光位,放点烟雾照片效果会更出彩。另外便携式的梯子也必不可少,特别是在低矮花丛或草地上拍摄,经常要采用高角度俯拍表现出更完整场景,以及避免使用太大的广角而使人物过度变形。
不同天气的应对方案
我们经常会开玩笑说,摄影师就和种地的农民一样:靠天吃饭。一个出色的摄影师一定是利用天气的高手,因为天气的变化决定了光线的特质,而对不同特质光线的优化处理则决定了照片的优劣。
就森系外景来说,基本原则是顺应自然光线的特质把握拍摄的基调:有阳光的时候就热烈;没有阳光的时候则清新。
太阳较为强烈的情况,较好的拍摄时间是早上和下午,此时太阳和地面有一定的倾斜角度,适宜表现人物和场景的立体感。随着时间推移,光线变化迅速,低照的斜阳、温暖的色调,此时拍摄逆光浪漫效果的画面最佳。
拍摄时间:上午十点半左右
这个时段的光线较为稳定,中高位的入射角度适宜表现人物和场景的立体感,色温适中,可以拍出各种影调的照片。
场地分析:集中成片的花丛及花树场景,需要结合鲜花的生产特点,改变取景构图的方式,突出人物的情感融合。
现场光线及补光情况:阳光充足,光线的方向感比较强,无论是侧光或逆光位拍摄都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可以用反光板补光,适当降低光比,提亮阴影部分的层次。
光圈:f/2.2,速度:1/1600s,ISO:200,焦距:85mm
大光圈和中长焦段带来干净的画面效果,花朵在背景中呈现为朦胧的色彩,人物神态突出,画面气氛浪漫。
光圈:f/2.8,速度:1/2500s,ISO:200,焦距:45mm
低角度仰拍,可以构入花树的全貌。构图要注意留白,也可以让直射的阳光形成冲光净化背景空间。从高角度俯拍则可以把空间中的上下层次转换为画面上的前后层次,用中长焦镜头配合大光圈压缩景深突出人物。
拍摄时间:下午两点半左右
此时光线仍然较强,明暗反差强烈。建议配合外拍灯(闪光灯)控制画面光比,或是在有遮挡(阴影)的场景中拍摄。
场地分析:树木稀少,绿植也不充分,景物整体低矮,属于有点杂乱的场景。因此取景构图一定要简洁,比如用大光圈突出人物而虚化背景、弱化环境。
现场光线及补光情况:此时光线还比较强烈,阴影下反差有点大,所以要用反光板补光,缩小景物和树荫下人物之间的光比。
光圈:f/2.8,速度:1/1600s,ISO:200,焦距:50mm
因为有树木遮挡,即便是正午强光也能够获得较为柔和的光线环境。
光圈:f/2.8,速度:1/640s,ISO:200,焦距:85mm
阳光对面部的塑造生动活泼,人物的造型定位也要相应热烈一些。
多云天气,利用柔和的散射光容易营造出清新、唯美的画面效果,色彩饱和度高,层次细腻。一般来说,光照不足的情况下要尽量选择色彩变化丰富的大场景环境来拍摄,尽可能保留背景的层次,从而丰富画面。
在多云或阴天时,我会考虑在光线最强的时候去拍。在不影响画质的前提下,应把感光度尽量保持在正常的水平上。
拍摄时间:下午一点半左右
场地分析:景物环境比较开阔,画面也很干净,没有多余的杂物,很适合表现开阔舒朗的画面。这时可以借鉴电影画面,引导模特自由发挥,多拍些开放式的构图,提升画面意境是重点。
现场光线及补光情况:拍摄的时候是阴天,为了保持自然的光感,基本上没用什么额外的补光。
亮点变化:电影画面感很注意留白的运用,无论是高机位拍出纵深感,还是低机位留出天空,都必须把握好人物和景之间的透视关系。
光圈:f/2.8,速度:1/2500s,ISO:100,焦距:35mm
在水边取景,视野往往较为开阔,较少遮挡,能够采用大场面的方式充分渲染环境气氛。
光圈:f/3.2,速度:1/400s,ISO:100,焦距:85mm
充分利用植物构建色彩感,用富有色彩的花朵构建前景也可以起到丰富画面,打破平淡的作用。
光圈:f/2.8,速度:1/1250s,ISO:100,焦距:85mm
如果天空中少有细节,更要着重表现自然的柔和光效。注意地平线的位置,保持整体结构平衡。
拍摄时间:下午六点半左右
如果是多云阴天的情况,则此时光照减弱,能见度有所下降,照片的反差与通透感都要略孙一筹,更要注重现场氛围感的表现。
场地分析:开阔池塘的岸边,搭建出户外婚礼场景。取景角度相对较为单一,可以运用不同机位角度和焦距寻求变化,突出婚礼场景的现场感。
现场光线及补光情况:傍晚太阳的余光照在人物身上,现场用反光板补光,保留自然氛围。
光圈:f/1.8,速度:1/250s,ISO:400,焦距:85mm
充分利用不同焦段的表现特性,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追求最佳的影像质量及视觉效果。机位和焦距的变化使照片更富活力。
选景上的几个原则问题
摄影本身是简洁的艺术,审美上少即多,画面越干净越适合人物的表现。所以我拍外景,在选景问题上:
首先,要看场景是否开阔,能露出天空最好。其次,要看画面色调是否统一,不能太杂。最后,要看场景中是否能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感,比如大片鲜花要有一点绿色草地露出来,树林里应该有一点绿植点缀等。
森系的基本场景,主要包括:开阔草地、多层次杂木的小块空地、照度较暗的林地、低矮花草、河湖水岸等,不同场景的核心处理要点有所不同,但核心在于构图的把握及人物情绪的设定,艺术性及合理性是我们衡量画面的标准。
另一方面,如果说到最理想的天气和场景的搭配,我认为多云阴天更适合拍摄开阔的大面积鲜花场景,光线柔和、光比较小,色彩表现更为理想;而晴天则更适合拍摄有绿植点缀的森林场景,光比较大,能够有高光“破”开画面,更显清透。
拍摄时间:下午四点左右
场地分析:下午逆光的树林,光线有点暗,地面绿植不多。这种情况需要跟着光线来取景,同时在构图时充分表现环境,林间的感觉才到位。
现场光线及补光情况:采用逆光角度,用一块反光板为人物补光。
光圈:f/2.8,速度:1/640s,ISO:400,焦距:23mm
林间自然光较暗,深色的树叶会显得一片沉闷。因此构图上必须要留白,逆光的高光部分是增加场景空间层次感的必要因素。
拍摄时间:下午两点半左右
场地分析:一片较窄的小树林,地面绿植不多。尽量选择有光线明暗变化的区域,这样的画面更显生动。
现场光线及补光情况:阳光照在树林里,形成大小不一的光斑。用反光板为人物补光。
光圈:f/2.8,速度:1/250s,ISO:250,焦距:50mm
拍出林间的斑驳感,才能产生亦真亦幻的效果,如果粗暴地用闪光灯把具有环境感和现场感的自然光线变成平光就丧失了林间的独特气氛了。